您好,欢迎访问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2016.5.30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5.2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黄冈科协

黄冈日报:聚焦聚力发展大局 推动科技经济融合

发布时间:2021-09-22 00:00:00来源:

黄冈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   骆明正 

市委五届十三次全会暨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建设全省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光谷科创大走廊黄冈功能区,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全市各级科协组织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十大”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与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科技创新的新要求、新使命相结合,主动答题,主动参战,在开启新征程、开局“十四五”中,围绕市委提出的“主城崛起、两带协同、多点支撑”市域发展布局,发挥职能优势,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踊跃投身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在创新创业的激情时代大显身手,在全市一二三产业发展中找到结合点,为“干在实处、加快振兴、谱写新篇”贡献力量。

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组织发动科技界积极参与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这一行动的落脚点主要是服务第一产业发展,加快农业强市建设,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要以传统贫困地区等为重点,强化对科技薄弱地区的精准扶持,汇聚科普资源和科技服务向农村倾斜,在实用科技成果开发转化、农业先进技术普及推广、特色产业技术服务等方面,集中力量培育一批有影响、有带动作用的特色产业科普示范项目,助力产业振兴;要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特色人才培训活动,选拔培育一批“土专家”、“田秀才”,就地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高素质产业带头人,助力人才振兴;要鼓励、对接一批农业科技工作者到我市广大农村干事创业,动员各级学会组织、“三长”和科技志愿者队伍,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决策咨询,定点为县、乡镇、村(社区)、市场主体提供保姆式服务,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实施科创助攻产业升级行动。推进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为我市产业培育壮大,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咨询和智力支持,这一行动目的是发挥科技工作者的智力优势服务第二产业发展,推动工业立市、产业兴市、科技强市。要打造科技经济融合服务创新平台,支持企事业单位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教授专家,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设目标由“数量增长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要争取各类科创资源向黄冈汇聚,积极争取中国科协、省科协共建“科创中国”、“科创湖北”、“科普湖北”、“科慧湖北”项目试点,协调、对接上级学会开展科技服务,争取新的国家级、省级课题立项;要推进科技创新智库建设,动员全市各级科协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我市重点产业体系发展需求以及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等课题,积极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综合性课题研究和产业咨询、学术交流、决策论证、科技咨询与技术服务,持续做好地标优品系列智库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与应用,扎实开展绿色建造与建筑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研究和黄冈市科技创新人才状况调查研究,每个县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地主导产业,谋划一批课题研究方向,营造全市联动、全员出击的发展态势

实施科普助推“三产”融合行动。聚焦科普主责主业,找准服务公民科学素质提升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助推全市旅游、大健康、教育等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行动主要是围绕服务第三产业发展,将科普服务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前线”,提升科普工作的实效性。要巩固提升科技馆等科普主阵地建设水平,主动将科普广场、科普廊道、科普橱窗、科普e站等内容建到我们的热门旅游景区、高新技术企业、政务服务中心、重点医院、学校、大型商圈等窗口位置,打造一批科普“网红”打卡点;要整合优化全市各类科普资源,挖掘其科考、展教、体验功能,成立科普研学(旅游)产业联盟,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学科、不同区域,推出一批优质科普教育基地、经典科普研学(旅游)线路,定期开展线上线下推介活动;要创新突破做大科普产业,以大众科普为主体,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坚持立足科教大市优势培育科普产业市场主体,抓好产业促事业,做精产品,做大市场,做强产业,扩大科普工作覆盖面,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源:《 黄冈日报 》( 2021年09月22日   第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