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8月21日,在第六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三亚国际论坛”上,中科院电工所助理研究员杜凤丽发表了一篇《太阳能热利用产业化途径探讨》的论文,论文用较大篇幅介绍了华中农业大市—湖北省黄冈市的光热产业环境。
这是亚洲最高规格的太阳能光热技术论坛。世界光热产业巨头德国肖特、西门子,西班牙阿本戈,中国的光热新秀力诺、皇明、太阳雨的高管悉数到场。在这样一个严肃的纯技术论坛上,用这样的大篇幅介绍中国中部的一个农业大市是极其罕见的事,果然,论文刚刚宣读完,杜凤丽就被众多与会代表围住,解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这其中,有来自湖北省的襄阳市招商局副局长项云峰,项云峰一边和杜凤丽交换名片,一边连连感叹想不到。
作为地方政府的招商工作人员,项云峰早在三年期就开始关注这个论坛,今年2月,他刚刚上任副局长,就把光热产业招商提上了工作日程,这次一同来三亚的,还有他的四名同事,可谓是阵容强大,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同属湖北省的黄冈市,工业基础远逊于襄阳,但在这次论坛上却频频发力,他注意到,每个与会代表手上都拿到了一份黄冈市光热产业园的招商资料。“华中光热第一城”的定位已经显示了这个兄弟城市的决心。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这让项云峰压力倍增。其实让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刚刚发表论文的中科院电工所助理研究员杜凤丽,在一个月前已经履新,她的新职务是黄冈市发改委副主任。此前两个月,黄冈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发布《光热产业发展规划》。这只是地方政府争夺光热产业链的一个缩影。
当国内风电和光伏发电风起云涌的时候,光热发电近乎于被遗忘。但历史的指针转到2011年时,一切开始改变。随着2011年初内蒙古50兆瓦槽式太阳能项目的开标,光热发电产业开始蓄势发力。
与此同时,当年6月1日,国家发改委正式施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太阳能光热发电被列为新能源类第一位;太阳能建筑一体化产业被列为新能源类第三位和建筑类第五位。太阳能光热产业已然成为产业发展的焦点。至此,光热企业追赶光伏企业的热情再次被点燃。无论从企业、政策还是市场预期上来看,一场轰轰烈烈的光热发电浪潮似乎正在袭来。
一直以来,太阳能热水器便被看成是光热企业的代名词。杜凤丽介绍,实际上,太阳能光热技术目前可分为低温、中温、高温三个技术领域,分别是以中科院电工所为技术主导的光热高温发电集成系统,以上海交大为技术主导的中高温工业化利用和以皇明、力诺为技术主导的太阳能节能建筑。这三个市场未来五年内的市场容量可达到1500亿元。
973太阳能热发电项目首席科学家黄湘也给国内光热企业画了一块大大的“蛋糕”。据他预测,仅从光热发电的角度看,如果到2020年我国达到3万平方公里的太阳能光热发电开发,将能够解决全国总用电量的30%~35%,光热发电市场规模可达22.5-30万亿元。
事实上,光热发电在中国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西班牙、美国这些欧美国家,光热发电已具相当规模。太阳能热发电正成为世界范围内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热点。
与光热发电相比,光伏发电似乎得到了国家的优先发展,目前国内在建和已签约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总容量已达140万千瓦,而太阳能热发电还没有形成市场,两者形成巨大反差。但是自2011年以来,由于市场和原料两头在外,更加上欧美对中国光伏征收高额的反倾销税,中国的光伏产业目前正面临雪崩式打击,尚德、英利等四大光伏巨头更是面临破产境地。国内的企业和资本已经纷纷将眼光瞄向了光热-----这个新能源投资的蓝海。
皇明太阳能正在密切跟踪如青海格尔木1000兆瓦的光热发电项目;中海阳则在成都投资一个太阳能聚光热发电反射镜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5亿元;而2011年,5月21日,青海新开工的100兆瓦的新建项目则出现了中电投的身影。华电、中广核、国电等国内发电企业“五巨头、四小豪门”也不甘落后,在2012年纷纷推出了自己的光热发电示范项目。
二
在新能源产业有句名言:时机胜过天机,过早进入勇士不成反成烈士,过晚进入又坐失良机,时机不成熟或错过了时机都会造成战略上的被动。因此,审时度势,至关重要。
2011年底,在市直企业贵族真空的引荐下,黄冈市人民政府的相关领导开始和科技部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进行了接触。今年二月,黄冈市成立了以刘雪荣市长为组长的光热产业推进工作领导小组,三月,刘雪荣市长在北京两会期间抽空拜访了中科院电工所,其后轻车简从搭乘动车赴山东德州参观了皇明集团。五月,黄冈市和科技部光热产业联盟签署了《共建光热产业园协议》,黄冈市的十几家企业、高等院校联合成立了黄冈市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家光热企业“湖北长耀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在黄冈落户,首家光热产业院士工作站在黄冈成立。七月,黄冈市正式颁布了《黄冈市光热产业发展规划》。自此,发展光热产业,被提到了这个城市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在全国地级市中是首家。”武汉圣普太阳能科技公司的李志清总经理这样评价。
黄冈市的这一系列动作,看起来几乎和中国的光热产业发展在同步推进,表现出了相当的耦合性,从选择产业进入的时机而言,近乎完美。但是,作为农业大市的黄冈市,2011年工业总产值不足千亿元,730万总人口中,农业人口占了600万,其是否有能力打造完整的光热产业链,在这场光热争夺战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产业突围?
“我们在发展光热集群产业上有自己的优势。”黄冈市光热产业推进领导小组一名负责人告诉新黄冈。
他认为,首先,从自然资源上讲,湖北省太阳能资源空间分布总体上呈现两大特点:北多南少,我市属省内一级可利用区, 7-12月每月有近一半的晴天,年变化较稳定,在太阳能产品应用上具有非常优越的自然条件。从日照时间数据看,黄冈市的日照量居全省第一,有发展光热中低温应用的良好基础。这是吸引光热企业落户的重要因素。另外蕲春县的优质石英砂储量较高,这是光热产品的重要原材料。
其次,光热集群产业链涉及到玻璃、型材、钢构、精密加工和建筑等相关产业,尽管黄冈市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但是从发展光热产业的角度看,目前黄冈市在产业环境上还是具备很多优势。
例如,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是光热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而黄冈市建筑业有较好的基础。目前,该市建筑业企业总数近400家。其中,像山河集团和长青集团这样的一级企业有13家,全行业从业人员30万人,全市建筑业产值近200亿元。在湖北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建筑业企业20强”中,黄冈市有四家建筑企业榜上有名。
光热发电产业链的核心部件有集热器、反射镜,钢构支架,而支架的设计,现在真正掌握的也是在国外一些大公司手里面。黄冈市团风县周边分布着武钢、鄂钢、大冶钢铁等钢材企业,从2006年该县引进首家“潮流钢构”到如今,共有钢构企业及其配套项目26个,团风县已和萧山一起,成为全国两大钢结构生产集中区,设计和设计能力强大。光热发电这一产业,将为钢构业打开一个全新的市场。
但是,要快速形成产业集群,仅仅靠培养本地企业还不够,争取大企业落户同样非常重要,这名负责人也坦承这方面的压力,招商引资,现在不但拼地域优势、拼配套环境,还拼地方政府的经济实力,除了三免两减半、工业用地优惠出让这些最基本的政策外,对于特别优质的落户企业,地方政府还常常会提供相当数额的扶持资金。他举例说,现在有一家做光热发电聚光镜的企业准备在湖北落户,目前拥有这种技术的企业,全世界不超过四家,我们一直在做工作,登门拜访了四五次,希望其能落户黄冈市光热产业园,但是武汉给其的落户政策非常优厚,无偿扶持资金有几千万,这对于我们目前来说还不太现实。
三
实施一项产业政策成功与否,市场前景、政府行为与企业活动是三个基本因素。新黄冈也注意到,在这场新能源产业升级中,黄冈市的部分企业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可以说,这个过程是政府和企业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过程。
湖北贵族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黄冈市太阳能光热联盟的理事长单位。目前这个联盟成员中有14家企业,包括行星传动、兴和股份、中南窑炉、中洲窑炉等多家黄冈市直重点企业。
“现在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而是集群与集群、城市与城市之间的竞争。”贵族真空的负责人阐述了自己的产业观点。
贵族真空已经有十八年历史,主业是真空器皿。但是在几个中部省区,做真空器皿的只有贵族真空一家,而在浙江永康,相同的企业有上千家,永康市的真空口杯占据了全国70%的市场。
“现在这个局面,实际上是我们一家企业在和整个永康市在竞争。”该公司负责人说。目前在全湖北都难以找到真空杯的配套厂家,远离相关产业集群区域成长,贵族真空在使用同样质量的配套零部件时出现高出同业约40%的成本劣势。
高昂成本不仅包括显而易见的运输成本,而且还有由于配套路径长而导致的不合格产品损失与退货成本。这些成本要高出集群地区12%以上。生产的配搭产品的模具也要自己开发,成本又要高出5%到10%。此外,在验货后付款的条件下,江浙企业给内地企业配套存在一定风险。因此,到内地的配件产品价格一般高出给江浙企业配套的10%到20%。要像永康的同行一样,走低成本领先的道路,前途必定渺茫。在缺乏配套优势的条件下,贵族真空只有坚定不移选择研发创新作为企业竞争优势来源。
2010年4月,一个偶然的机会,贵族真空得知鄂尔多斯的热发电项目即将开始启动,目前公司的真空技术可以应用在光热发电的高温传输环节。公司负责人马上抓住了这个机会,尝试向光热领域转型。经过两年的努力,公司研发的真空传输管取得重大突破,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该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热发电和建筑一体化中的热传导,能降低原岩棉保温管道中90%的热损失,填补了国内外空白。
没有集群的产业是没有前景的产业,远离产业链的产品是没有竞争优势的产品,新能源领域同样如此。黄冈市本地企业产业集约化程度低,产品成本较高,利润附加值不高,这些企业对集约化生产、抱团发展的意愿非常强烈。大家对这个发展方向一拍即合,黄冈市的许多企业开始竞相尝试进入这个行业。2012年5月,在科技部光热联盟的支持下,黄冈市成立了全国地级市中首家光热联盟。
“行星传动的太阳能跟踪系统、精诚钢构的聚光镜支架、兴和股份的铝合金节能建材、导电新材料………..这些公司都可以在光热产业链中找到自己的定位。我们自己投资1.2亿的平板集热器和真空传输管项目已经开始启动。”该负责人说。贵族真空的发展计划中还包括,未来两年内,建设全国第一家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高度集成的绿色三星住宅建筑;在新厂区的厂房上全部覆盖太阳能平板集热器,成为国内首家完全通过太阳能供暖制冷的工业厂房。
对于产业前景,该负责人也表现出谨慎的乐观。他认为:“尚德的施正荣也不是一下子就成功的,他曾经蛰伏在行业内数年等待时机,最后等来了无锡市政府在关键时刻的鼎力支持。任何地方的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不是喊喊口号就能实现,也不是靠出台一两项政策,而是需要政府的顶层设计,需要实实在在的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扶持以及资金支持。黄冈市在这方面已经走出了第一步,一揽子产业政策正在出台或即将出台。”(作者: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