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黄冈市科学技术协会网站!

  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2016.5.30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5.28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黄冈科协

以土地换技术 以技术建协会 以协会促发展

发布时间:2009-09-07 00:00:00来源:

――蕲北大同镇石坪村百合特色生产显成效

本报讯 (通讯员 何东)报道:大同镇石坪村地处蕲春县北部山区,山多田少,资源短缺,昔日用钱靠借贷,吃粮凭供应。在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力发展一村一品,着力打造特色农业板块”的号召下,石坪村“两委”一班人解放思想,求真务实,经过多年的探索,积极调整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作支撑,大力发展百合特色药材生产,并通过加工、销售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至2008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2570元,药材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户平药材收入达4300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位于大别山南麓这块红色土地上的石坪村,广大农户习惯靠种一季中稻来维持生计,遇到干旱年景,有的农户连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出门无方向,增收无门道的石坪村群众苦苦挣扎在贫困线上。为此,村“两委”一班人四处探寻发展新思路,南下北上,跨省越县,经过考查调研,决定立足本地种植优势,做山字文章,念药材真经,走“特色兴村,药材富民”之路。

2005年,石坪村着手转变群众观念,描绘发展蓝图。通过国家土地流转政策,以土地换技术,引进安徽霍山老板陈华荣来村里种植百合。村集体以每亩年租金300元的价格,从农户手中流转土地100亩,无偿提供给陈老板种植。当时,有很多群众甚至是党员干部思想上不接受,行动上不乐意,村民反响强烈,认为无偿租地太不划算。村委会在书记彭建设的带领下,坚定信心不动摇,全力支持陈老板的药材种植项目。当年陈华荣老板种植的100亩百合获得丰收,平均每亩出产百合300斤,每斤百合价格卖到32元。群众通过与种中稻对比算账,看到种植药材有赚头,种一亩百合是种一亩中稻纯收入的10倍以上。一部分细心的群众在学到了种植百合的技术后,终于明白了村委“以土地换技术”的真正意义。

2006年以来,石坪村先后3次请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县农业局和县药工办等单位技术专家来讲课,向群众传授药材种植实用技术。2008年,该村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县科协联合,先后开展了3期药材、茶叶、水果等项目的技术培训。

认准了发展的方向,有了技术的支撑,石坪村加快推进“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他们以市场为导向,始终抓住百合生产不放松,把百合生产当作主导产业和群众增收致富的主渠道来抓,积极培植种植大户。村集体对百合种植户在种子、肥料等生产资料上给予一定的支持,连片规模种植大户在土地使用上给予倾斜。为整合千家万户分散的药材种植农户,实现资金、技术、劳动力和生产设备的优化配置,有效解决农民缺乏技术、缺少资金、信息闭塞、规模小、销售不畅等难题,专门成立了以百合种植大户为主体的石坪村百合生产技术协会,从而极大地增强了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通过去年的生产实践,全村实现产值600余万元,出现了像田冬生、朱修忠等一大批种药大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致富带头人。

为确保百合等药材产业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向农业产业化方向迈进,石坪村发挥协会作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该村已与武汉老板王令吾达成初步意向,计划投资2000万元,以大同镇石坪村百合生产基地为主要原料地,在“蕲春县工业园”创办百合加工项目。通过加工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从而让农民在药材生产上得到更多实惠,提升药农生产积极性,促进百合生产规模化,加工机械化,销售市场化,逐步形成“农户―基地―协会―市场”的农业现代化格局。

“风正一帆悬”,借省科协“科普示范助力新农村行动计划”项目申报的“东风”,石坪村百合生产正步入“快车道”。按照县委提出的“医药兴县”及“建设医药名县,打造健康之乡”的战略目标,村集体一班人带领广大群众,克难奋进,努力把石坪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蕲北百合药材生产专业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