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2016.5.30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5.28
1月2日上午,省委书记王忠林,省委副书记、省政府党组书记李殿勋走进红安红薯科技小院,察看红薯等特色农产品展示,详细询问红薯组培脱毒、精深加工、市场开发等情况,走进实验棚了解红薯种苗繁育流程。
王忠林对红安县开展校企合作、以科技创新带动红薯产业全链条发展的做法给予肯定,要求当地继续挖掘特色资源,做足“土特产”文章,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他强调,要充分发挥湖北科教、人才优势,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大面积推广应用,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科技小院作为新时代农业科研、科技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融合、助力农业产业发展的有效模式,已成为科协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平台,截至目前,全省已获批设立124家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位居全国第三。2022年4月,“红安红薯科技小院”正式挂牌成立,在蔡兴奎、夏军辉等4名常驻教授指导下,科技小院累计入驻6名研究生、10名本科生,培养红安“土专家”、“田秀才”21人,吸引2名本科毕业生返乡工作,推动了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向基层延伸。几年来,科技小院坚持开展校企合作、以科技创新带动红薯产业全链条发展,由依托单位红安瑞沣农业投入800余万元建设红薯脱毒中心开展技术攻关,先后引进及创新红薯高产高效技术20余项,大幅提升了红安红薯的产量和农民的种植收益,在科技助农、产业强农、联农富农、人才培育等方面为红薯产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最美科技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