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2016.5.30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5.28
2月12日上午,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特色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水生蔬菜机械化岗位科学家张国忠及其团队受邀来到团风县方高坪镇探讨荸荠机械化生产种植工作,围绕荸荠生产机械化及产业发展开展研讨交流。团风县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县长刘志出席活动,方高坪镇党委书记王火明,党委副书记、镇长张婕,县科协党组书记、主席段堂,县科经局副局长李刚等参加活动。
田间三代人,农业机械化技术终破题
“过去农民挖荸荠要跪在田里‘刨金’,如今机器下田2小时就能完成10人一天的工作量!这对于提振我县农户种植荸荠的信心具有重大意义。”会上,团风县副县长刘志动情致谢华中农大团队。
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院张国忠教授回忆,自学生时代跟随导师在方高坪镇开展研究,到如今带领4名教授、20余名教师,共计7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团队,三代人聚焦方高坪镇农业发展。如今针对荸荠产业痛点攻关,终在机械化采收环节实现重大突破,相关技术已申报多项专利。
刘志表示:“机械化采收是农业现代化的‘咽喉’,这项突破性技术在未来落地使用后,不仅能让“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方高坪荸荠提质增效,更为后续耕整地、种植、田间管理的全程机械化打下关键基础。”
从采收出发,剑指全流程智慧化
自2019年起,华中农业大学在方高坪镇建立了“团风荸荠机械化生产种植示范基地”,致力于荸荠的机械耕种、移栽、植保、采收、清选及分级等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试验与示范。经过近三年的共同努力,目前该基地的示范面积已扩大至6000余亩。示范合作期间,华中农业大学与我县联合举办了多次荸荠机械化采收示范活动,积极推广荸荠收获机的应用,不断推动荸荠采收的机械化、自动化与智能化进程,为我县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及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张国忠教授透露,团队计划未来在方高坪镇建成覆盖耕种、移栽、植保、采收、清选及分级等全环节的机械化体系,最终在方高坪打造全国首个荸荠智慧农场示范样板。
从传统手工采收的"泥里淘金"到现代机械作业的"科技掘金",方高坪镇的农业变革正处于探索进程中。这个因荸荠种植而萌发的产业升级构想尚处试验阶段。当前开展的机械化采收初步尝试和技术储备,可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提供新思路,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开辟了潜在路径。这场由一颗荸荠引发的产业变革,正悄然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