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各级组织要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推动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协组织建设,接长手臂,扎根基层,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进军科技创新,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促进科技繁荣发展,促进科学普及和推广,真正成为党领导下团结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 2016.5.30
中国科协要肩负起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和纽带的职责,坚持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更广泛地把广大科技工作者团结在党的周围,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要坚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进对国际科技界的开放、信任、合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 2021.5.28
12月14日下午,2021年湖北省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湖北大学举行,报告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风建设、科研诚信建设以及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青年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优良学风,恪守科研诚信,营造风清气正、求真务实的良好学术生态,把论文写在荆楚大地上,为湖北建设科技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
报告会由省科协、省教育厅、中科院武汉分院、省社科院联合主办,湖北大学承办。邀请著名法学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资深教授吴汉东作宣讲报告,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贤林,湖北大学党委书记谢红星出席报告会,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启红主持报告会。
吴汉东教授围绕“学术研究中的学术创新与学术规范”主题,从大学学术精神与科学研究、学术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学术研究中的规范与方法以及学术研究中的自律与他律等方面,讲述了自己的学术科研经历和心得感悟。他指出,学术是大学的灵魂和生命,学术创新是大学的核心价值观念,青年师生要自觉遵守基本学术道德规范,坚决摒弃“泡沫学术”、抄袭剽窃、伪造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在各自研究的领域、行业中,坚持大胆尝试、勇于探索、自主创新,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他还从选题、资料、引文、注释、参考文献、成果、学术批评、学术评价等方面,强调了学术研究中的规范与方法,并呼吁加强学术研究中的自律与他律。
叶贤林在讲话中勉励青年学子,坚持胸怀“国之大者”,把“爱国”作为最亮丽的青春底色,牢记从事科学研究的“初心”,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学风,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书写灿烂夺目的人生华章;坚持创新自信,不能满足于做学术上的跟随者,以“躺平”应对“内卷”,而要立志成为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硬核力量”“关键支撑”,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寻新路径,在解决关键“卡脖子”问题、重大瓶颈问题上贡献智慧和力量;坚守学术道德,珍惜来之不易的科研环境和条件,时刻保持严谨求实的作风和学风,静心笃志、心无旁骛、力戒浮躁,甘坐“冷板凳”,肯下“数十年磨一剑”的苦功夫,营造风清气正、积极向上的学术生态。
谢红星在致辞中指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是促进国家科技事业健康发展、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内在要求,是培养造就优秀创新人才,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关键举措。湖北大学将进一步认真落实党中央关于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工作的指示精神和相关要求,把宣讲教育对象逐步扩大到全体师生,使每一位科技工作者和导师都能普遍感受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心灵震撼。
省科协、省教育厅、中科院武汉分院、省社会科学院、湖北大学有关领导以及湖北大学研究生导师、研究生代表参加报告会,省内30余所高校视频连线观看报告会。